英文版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历任领导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 党群工作
    • 组织机构
    • 工作动态
    • 学习专题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导师介绍
    • 教授名录
  • 学术科研
    • 学科建设
    • 科研平台
    • 中医药政策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专硕基地
  • 学生工作
    • 学工团队
    • 学工动态
    • 团委工作
  • 药学博物馆
  • 药用植物园

学生工作

学工团队
学工动态
团委工作

标题5

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学工动态

反诈小课堂——防校园贷

发布者:于婉华  浏览次数:10  发布时间:2025-03-13  【print】

防校园贷

一、不良“校园贷”的套路

1.申请便利。不良“校园贷”种类繁多,宣传渠道多种多样,往往通过手机APP即可申请。

2.手续简单。往往不需要担保,在贷款的时候只要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便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办理贷款。

3.放款迅速。由于无需线下跟本人面对面或视频审核,放款流程十分迅速,相比较于银行的正规金融产品来说,校园贷的放贷速度与大学生追求效率、缺乏耐心的特点十分贴合。

4.低利率与高额度。网贷平台往往会以低分期利率吸引学生,甚至存在零利率情况;同时贷款额度十分诱人,不良“校园贷”产品往往可以提供高额贷款。

5.身边同学的推荐。虽然并非所有熟人都有意害人,但熟人传播已经成为不良“校园贷”主要传播渠道。

二、不良“校园贷”的猫腻

1.诱惑性的宣传

2.高昂的手续费或中介费

3.家庭是学生提前消费的实际兜底者

三、不良“校园贷”的风险

1.被诱导签订“风险”合同。很多平台自身资金有限,需要在第三方金融机构贷款,并设定很高的违约金、逾期利息等,消费者往往被诱导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合同。

2.校园代理人无资质。校园贷的许多代理人并没有金融行业方面的相关从业资格。

3.易将风险转嫁给家庭。大学生有旺盛的消费欲,但是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所以其还款来源往往来自家庭。

四、不良“校园贷”的危害

1.连环债务。可能陷入“利滚利”的连环债务之中,成为“难以承受之痛”。

2.隐私风险。校园消费贷款平台的风控措施差别较大,个别平台存在学生身份被冒用的风险。

3.不良的消费习惯。贷款人往往存在或者被引导出强大的消费欲和侥幸心理。从小额度开始,步步沦陷。长此以往,会养成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不良习惯。

4.信用损失、暴力收款与恶意诈骗。如果学生无法按时还清贷款,留下个人借贷信用污点,更不正规的借贷平台会对欠款人进行恐吓、勒索等。

五、不良“校园贷”的防范

1.理性消费、量入为出

2.保护个人信息

3.学习一些必备常识

4.妥善应对已经发生的不良信贷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药科大学学生手册》



CopyRight CPU ZHONGYAOXUEYUAN [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主页]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