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历任领导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 党群工作
    • 组织机构
    • 工作动态
    • 学习专题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导师介绍
    • 教授名录
  • 学术科研
    • 学科建设
    • 科研平台
    • 中医药政策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专硕基地
  • 学生工作
    • 学工团队
    • 学工动态
    • 团委工作
  • 药学博物馆
  • 药用植物园

科研进展

标题5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戴岳、魏志凤团队在Cancer Letters发表有关牛蒡子苷元抗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成果

发布者:中药学院  浏览次数:2496  发布时间:2020-09-01  【print】

近日(2020年8月27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ancer Letters(IF = 7.36)在线发表我院戴岳教授团队关于中药牛蒡子活性成分牛蒡子苷元抗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成果(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861708/),博士研究生乔思邈为第一作者,戴岳教授与魏志凤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药科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唯一通讯单位。

结直肠癌是发生于结、直肠部位的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复发风险高且造瘘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放疗和化疗药物副作用较大,而靶向药物价格昂贵且易耐药。近年来,随着对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在肿瘤发生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抗炎药物阿司匹林和5-氨基水杨酸已被用于结直肠癌的防治,但胃肠道不良反应等限制其长期应用。戴岳团队的研究发现,牛蒡子苷元口服给药可有效阻止氧化偶氮甲烷/硫酸葡聚糖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的发生与发展,其作用与显著抑制结肠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下调IL-1β表达相关。非靶向代谢组学等研究发现,牛蒡子苷元通过下调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表达,选择性抑制巨噬细胞中脂肪酸氧化(FAO)代谢,降低α-tubulin乙酰化,阻遏NLRP3炎症小体复合物形成。体内外过表达试验证实,“下调FAO—抑制NLRP3炎症小体组装—减少IL-1β释放”为牛蒡子苷元阻遏CAC的关键机制。研究成果将促进牛蒡子苷元的开发利用,深化FAO、NLRP3炎症小体异常活化在CAC发生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


(供稿部门:中药药理与中医药学系,撰写人:魏志凤、乔思邈)


CopyRight CPU ZHONGYAOXUEYUAN [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主页]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