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生成药性研究能力,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中药学院对2017级本科生首次开设了五项贯通性实验课程,包括延胡索化学成分、制剂及质量控制研究;苦荞麦品质分析、化学成分、苦荞茶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综合实验;新清宁胶囊的制备贯通课程;药食同源中药颗粒制剂组方设计和功能验证;中药资源与开发综合贯通实验课程-药用植物资源的现代化研究。
12月16日上午,中药学院在实验楼E216会议室召开了本学期新开设的贯通性实验课程总结研讨会。中国药科大学教务处寇俊萍副处长、中药学院王欣然副院长,以及与本次实验教学相关的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首先,会议由中药与天然药物本科教学实验中心黄芳主任主持,并汇报了实验中心在本次贯通性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包括设立了专项实验经费、独立实验室、专职教辅跟进以及新清宁贯通性实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进展等工作。
其次,实验中心张阿玉老师对本次课程回收的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进行了汇报:学生在本次实验课程中参与高;总体满意度良好,其中收获最大的是团队合作意识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普遍认为这门课程对今后的升学或工作帮助较大;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可以进一步增加该课程的自主性和设计性。
再次,实验中心张培培老师对在实验课程准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汇报。
随后,五个项目任课老师分别总结了在本次教学中的心得体会,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程的满意度,为下一次的贯通性实验课程积累经验。
最后,王欣然副院长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充分肯定本轮贯通性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并提出重点要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思维方式进行引导,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并非一定有‘漂亮的实验数据’”;课程收获也并非只有提高实验技能,团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反思总结能力更为重要;鼓励授课老师进一步完善贯通性实验教学方案,建设具有药大特色的中药学本科实验教学课程和数字化教材。
研讨会现场
(供稿单位:中药学院,撰写人:张阿玉)
CopyRight CPU ZHONGYAOXUEYUAN [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主页]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