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概况
中药制剂学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学科,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实现中药基础研究向产业化转化的终端学科。该学科面向产业化,培养的人才兼具学术研究与产品研发的综合能力,就业面广,主要为国家培养中药制剂产品研发、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基础研究、中药产业化生产、检验及相关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并能胜任中药相关的教育、研究、管理、流通、国际交流及文化传播等工作。该学科培养的人才历来在中药学专业类就业质量排名第一。
目前,该学科师资力量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员8人,讲师3人,多数具有博士学位及海外背景。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基础研究项目50余项;承担校企合作产品研发项目120余项。先后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各类奖项二十余项。累计发表论文800余篇,主编专著及教材10余部,获得授权专利60余项,获得产品成果90余个。
二、学科研究方向
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中药产品研发、中药组分结构创新中药发现与性质表征、中药药物晶体学与物理药剂学、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及化妆品研发、中药药用新辅料等。
方向一: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密切结合中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中的现实问题,重点研究中药提取、制剂成型、质量控制新技术与新理论,推动中药的传承与创新。
方向二:中药产品研发。按照国家最新中药研发法规与指导原则进行中药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同名同方药的产品研发,并通过产品研发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
本学科相关团队积累了丰富的中、西药产品研发经验,拥有完备的从事中药提取、制剂处方工艺开发与质量控制的仪器设备,符合药品研发规范的产品研发实验室与管理体系,先后40多次接受新药现场核查并顺利通过,创造了迄今产品研发零失败率的傲人成绩。
方向三:中药组分结构创新中药发现与性质表征。遵循中药整体观思想,探寻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创新与性质表征新技术、新理论,为中药制剂设计提供参考。本学科相关团队在该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中医药行业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中医药行业专项等数十项,发表论文6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0多项。
方向四:中药药物晶体学与物理药剂学。研究多晶型、共晶与共无定形等药物晶体学新技术以及中药提取物的物理药剂学特征与中药成药性的关系,为优化中药成药性,推动中药新药研发与产业化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目前本学科相关团队已在该领域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中药共晶活性成分及复杂组分物质基础研究以及中药共晶分离技术等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青年基金3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
方向五:中药药用新辅料。开发适于现代中药制剂的中药药用新辅料。目前本学科相关团队开发的共晶药用新辅料已获得专利授权并进入到中试生产阶段,是我国首个共晶药用新辅料。
方向六: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及化妆品研发。深入药食同源中药物质的基础研究,药食同源保健产品的开发、药食同源物质在护肤品和日化用品领域的开发应用等。本学科相关团队在该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人社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等科研项目数项;完成了二十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
CopyRight CPU ZHONGYAOXUEYUAN [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主页]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